6月6日股票配资世界,重庆市两江新区(自贸区)法院发布《涉交通运输民商事审判工作白皮书(2024年~2025年)》(以下简称《白皮书》)。《白皮书》显示集中管辖一年以来,两江新区(自贸区)法院交通运输审判庭共受理涉交通运输民商事案件3307件,审结2533件。
\n据了解,此次发布的《白皮书》梳理了实施集中管辖以来涉交通运输民商事案件的基本情况及特点,总结了涉交通运输民商事审判工作在提升交通运输集中管辖效能、保障交通运输行业健康发展、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纵深发展、强化交通运输风险防范治理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及成效,并就涉交通运输民商事审判实践中发现的集中管辖范围、多元解纷机制运用、公路运单使用、货运平台运行、车辆租赁合同权责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治理对策。
\n记者从《白皮书》上看到,该院受理的3307件涉交通运输民商事案件中,运输合同纠纷1795件、车辆租赁合同纠纷1395件、快递服务合同纠纷71件、仓储合同纠纷32件、货运代理合同纠纷10件、航空运输人身损害责任纠纷2件、邮政服务合同纠纷2件。
\n“本院受理的案件主要呈现四个特点。”据两江新区(自贸区)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一方面自然人占比较高,现行管辖范围下的涉交通运输民商事案件主要为运输合同纠纷、车辆租赁合同纠纷。其中,运输合同纠纷中以货运司机起诉托运人追讨运费占比最高,车辆租赁合同纠纷则多为租赁公司起诉承租人给付租金。
\n另一方面,案件数量持续增长,2019年至2023年,全市涉交通运输纠纷诉讼案件年均量2167件。集中管辖一年以来,两江新区(自贸区)法院交通运输审判庭共受理涉交通运输民商事案件3307件,年均上升10%左右。
\n同时,小额诉讼案件较多,在该院交通运输审判庭一年间受理的3307件涉交通运输民商事案件中,平均标的额为277612.86元。标的额3万元以内的案件有1812件,标的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案件为131件,标的额最高为8000余万元。民生案件与大要案并存,标的额两极分化且小额诉讼案件占比较大。
\n此外,还存在案件事实查明困难,案件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占比高、标的额较小,多为非律师代理案件,运输行业习惯性交易偏多,当事人之间较少签订书面合同,导致运输合同类案件事实查明困难。
\n据了解,集中管辖以来,该院交通运输审判庭结合交通运输类案件特点与工作实际,制定《交通运输审判庭办案流程细则(试行)》并严格落实,全面加强审判质效管理和案件流程节点管控。
\n同时,用好“先行调解”工作机制,首创“先行调解+先行审查”的工作方法,将调解工作与事实查明相结合,法官助理在先行调解阶段同步完成庭前审查、司法鉴定、庭前会议,“以查促调,在调中查”,超过30%的案件在庭审前处理完毕,极大提升了庭审效率,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。
\n此外,该院交通运输审判庭积极探索建立“行业性人民调解+专业化行政执法+指引性司法裁判”新路径,构建高铁纠纷“大调解”体系,走访轨道交通、公交集团、国际物流枢纽园,建设“法官工作室”“交通运输调解室”,并依托“红岩·高铁调解室”,完善“提前介入+先行调解+快审快结”新流程,在各个货运、客运枢纽设置对应的红岩调解室,对物流运输纠纷警情进行快速联调。
\n当天,还发布了8个涉交通运输民商事典型案例,既包括遏制运费“坐地起价”行为、明确承运人留置权边界、合理确定车辆租赁维修期间等平衡当事人利益关系的典型案例,也包括明确责任主体、厘清多重法律关系、明晰货运损失调整规则、准确认定托运人实际损失等规范运输行业运营、助推公路运输规则建立的典型案例。
\n重庆法治报记者 朱颂扬
\n原标题:两江新区(自贸区)法院发布涉交通运输民商事审判工作白皮书 “先行调解+快审快结”高效解纷股票配资世界
信誉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